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8:17    次浏览
巨鹿县张王疃乡苗庄村76岁的苗明文老人,54年来一直坚持祭扫位于村庄西南的烈士墓群,整理坟茔,缅怀安息于此的烈士。(河北文明网2015-03-03)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,巨鹿县抗战史上规模最大的巨北战役,执行打援任务的50位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。烈士们就埋葬在苗庄村西南,这一墓群被村民称作八路军烈士墓。后来陆续有36位烈士的遗骨被家属迁走,但仍有14位无名烈士至今长眠于此。自1960年起,苗明文坚持守护祭扫烈士墓群,陪伴烈士整整54年。苗明文不仅是烈士墓群的守护者,更是烈士遗愿的继承者、烈士事迹的传播者、烈士精神的继承者。每年清明节和每年十月初一给双亲扫墓,苗明文同时给烈士们祭扫;他及时给烈士们修整墓地,并自己出资为无名烈士立下纪念碑;他时刻不忘为烈士寻找亲人,帮助烈士英魂早日归还故里;他还以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为题材,对当地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。“八路军让我们村庄恢复平静,让我们过上安定的生活,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,没有他们,就没有现在的我。”依靠这种精神支撑,苗明文做出了让先烈含笑于九泉的义举。烈士,是对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的荣誉称号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。如何对待烈士,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心镜鉴。逝者已逝,能否让英烈含笑九泉,拷问的是后人的良知。有哲人说,一个民族,如果任由英雄的墓冢湮没在荒山野草里,那么这个民族的情感底色是苍白的,精神家园也是荒芜的。一个不忘先烈的民族,一个敢于表达真实情感的国家,必然更有希望,更能赢得尊重。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;烈士之风,山高水长。铭记先烈英名,是我们的本分;继承先烈遗志,是国民的责任;弘扬先烈精神,是民族的希望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,我们应当以苗明文为榜样,缅怀烈士功绩,弘扬烈士精神,培养爱国主义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,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,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。清明节即将来临,我们当学习苗明文,不要忘记革命先烈。